汉王友基荣登央视《开拓者》:以创新绘写科技,致敬创意的力量

2025-09-18 17:05   来源: 前瞻科技网    浏览次数:3972

近日,汉王友基作为中国数字绘写科技领域的领军企业,荣登央视《开拓者》栏目。总经理李远志受邀参与节目录制,与著名主持人朱迅展开深度对话,分享发展历程与行业洞见。此次亮相国家级媒体平台,既是对汉王友基27年深耕开拓的权威认证,更让中国“智造”在数字艺术产业的硬实力得以集中展现。


溯源:前瞻抉择铸就自主创新基因

90年代末,商用信息技术在国内刚起步时,汉王友基便敏锐捕捉到数字手写技术的巨大潜力。正如总经理李远志在节目中所言:“它会像音乐影像数字化一样,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正是这份对技术趋势的笃定,让企业从创立之初就作出了一个关键抉择:坚持“技术自主可控”。

彼时,全球数字手写设备市场被海外品牌垄断,价格居高不下且技术封闭。若依赖外部技术授权,不仅会陷入“卡脖子”困境,更难以精准响应本土用户的真实需求——比如创意工作者对笔触流畅度、压感灵敏度的极致要求。

因此,“技术自主可控”从创立之初就成为汉王友基的核心原则:这不是无奈的被动选择,而是要主动打破技术壁垒,实现从“能用”到“好用”的跨越,更要为中国数字手写行业发展打下自主根基。

从首款手绘板的研发,到数位屏的迭代升级,汉王友基始终以“自主可控”为原则,将技术研发与用户需求紧密绑定,从底层算法到硬件架构全链条自研,不仅成功打破了海外垄断,更为精准响应市场需求筑牢坚实根基。

这种对自主创新的坚守,于汉王友基而言并非一时之选,而是深植企业发展的基因。正是这份从创立之初就埋下的“自主”种子,让企业在27年的深耕中,从行业“跟跑者”逐步成长为数字手写领域的“领跑者”,更清晰勾勒出中国数字手写行业从萌芽到成长的早期轨迹。


深耕:用全球布局诠释“中国智造”底气

27年深耕数字绘写领域,汉王友基以自主创新为内核,在全球市场绘制出一幅坚实的布局蓝图。正如央视《开拓者》节目中披露的“8+、20+、25、160+”核心数据——8家海外子公司、20余个跨境电商平台、25个仓储服务机构、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组数字既是深耕全球市场的亮眼成果,更是中国技术方案在全球场景中展现韧性的有力印证。

全球布局的稳步推进,始终以精准响应用户需求为根基。面向ToC领域,汉王友基打造了 Xencelabs马蒂斯、XPPen、ugee友基三大产品矩阵,分别聚焦专业级、消费级、入门及多元场景市场,三者协同覆盖不同层级的数字绘写需求。

ToB领域,自主研发的EMR带芯手写方案已深度融入教育、签批等场景,服务国内多个头部教育企业,助力数字手写技术与产业生态融合。目前,企业已累计服务全球数千万创意用户,成功构建“专业+大众+产业”的全场景服务体系。

多场景服务能力的背后,是汉王友基持续迭代的技术积淀。从早期突破有源无线电磁感应技术,到如今实现全球首创16K超敏压感,企业依托自主研发的EMR电磁带“芯”数字笔技术,不仅打破海外技术垄断,更通过技术优化降低成本,推动专业数绘设备从“小众工具”走向大众市场。

正如总经理李远志在节目中所言,这些全球布局是“赢取更大市场份额的桥头堡”,而技术的核心价值,正在于“让更多人用得起、用得好”。

此次亮相央视《开拓者》,恰是对这份深耕成果的权威印证——从全球覆盖到全场景服务,从技术突破到普惠价值,不仅清晰勾勒出汉王友基在数字绘写领域的坚实“现在时”,更生动诠释着“中国智造”脚踏实地的深耕力量。


远征:从工具创新到生态构建的未来图景

在数字绘写领域完成工具与场景的深度结合后,汉王友基的“远征”已锚定更长远的目标——让数字化手写真正融入日常,成为“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

场景多元化的深化,是“远征”的核心路径。汉王友基未来将持续聚焦数字手写技术在细分场景的渗透:针对数字艺术群体,基于用户反馈优化“左右手协同操作”等交互细节,让专业创作更流畅;面向教育领域,推动数字绘写工具与教学软件结合,实现资源共享与互动教学,提升教学效率;在办公场景,则进一步适配无纸化会议、云端协作等需求,让数字手写成为高效办公的日常。多场景的协同拓展,旨在让技术自然融入生活与工作的每一个角落。

技术融合的探索,则依托EMR电磁感应和手写签名等技术积累展开,推动数字手写与 AI 等前沿技术协同,探索文化遗产数字化再生、数字艺术作品确权等新场景,让技术突破“工具”属性,向更广阔的应用边界延伸。

27年深耕,汉王友基以自主创新打破垄断,以全球布局践行普惠初心,在数字绘写领域交出了一份扎实的“中国答卷”。央视《开拓者》的亮相,正是这份答卷的权威注脚——不仅是对企业实力的认可,更彰显了“中国智造”在细分领域的硬实力。从工具创新到生态构建,汉王友基的“远征”已然启程,将以技术为笔,续写中国数字绘写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文刀刘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前瞻科技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