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丽笙酒店推出"建筑可阅读"打卡路线,以空间叙事致敬锦江品牌90周年
(中国上海,2025年5月27日)近年来,随着大众对城市空间与历史底蕴的关注不断提升,"建筑可阅读"正逐步成为当代城市体验的新方式。2025年恰逢锦江品牌90周年,在这一背景下,锦江国际集团旗下锦江丽笙酒店联合集团旗下锦江旅游与锦江城市服务公司,共同推出"建筑可阅读"主题打卡路线,以建筑为载体、街区为线索、酒店为起点,邀请宾客走读城市风貌,感受锦江丽笙酒店的历史积淀与人文温度。
"建筑可阅读"首场活动组织了来自同济大学在校生共同参与
锦江丽笙酒店推出的"建筑可阅读"打卡路线整合酒店运营、文化旅游与青年教育等多方资源,探索酒店品牌在公共文化领域的多元实践。该活动不仅是锦江品牌90周年的活动之一,也是锦江丽笙酒店"住进锦味圈"城市系列主题活动的组成部分,进一步拓展品牌与城市之间的文化联结。
路线以上海锦江饭店与海格公寓为起止两端,串联长乐路沿线的历史建筑群与人文街区,展现"酒店即城市文化载体"的独特魅力,并为锦江品牌90周年注入一条"可阅读、可漫步、有温度"的城市文化走廊。
以建筑见证历史,用脚步丈量城市
宾客从承载九十年品牌记忆的上海锦江饭店出发,漫步于城市街巷之间,在建筑与街景的交错中感受老上海的历史温度与生活气息,最终抵达焕新后的海格公寓,体验品牌在时代中不断演进的城市对话。
沿途所经的历史建筑群,串联起一条可阅读、可漫步的建筑故事线,有兼具法式风情与人文底蕴的长乐邨;有承载俄侨历史、建筑风格独特的拜占庭式东正教堂旧址;也有融合西班牙元素与装饰艺术的新康花园;以及线条明快、极具摩登气质的恩派亚公寓、蔡元培故居等典型历史建筑和电影取景地,让宾客在行走间感知建筑细节背后的城市故事。
作为整条路线的起点,上海锦江饭店从上世纪30年代的"华懋公寓"一路发展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国宾馆,既是上海近代酒店建筑的代表,也始终承载着这座城市的精神气质与外交记忆。至今仍保留着初建时期的复古雕花楼梯、玻璃窗框等建筑细节,亦是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磋商起草地,见证中外关系的重要时刻。而作为终点的海格公寓,前身为建于1925年的海格大楼,曾接待众多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政要,于今年3月焕新亮相,在尊重城市环境肌理和文化脉络的基础上,将历史、人文、社区与生活方式相互交融,实现了优秀历史建筑与当代社群的和谐共生。
左起:上海锦江饭店、海格公寓
专业共创,责任实践中的文化表达
锦江丽笙酒店推出的"建筑可阅读"打卡路线不仅是一条观览线路,更是一场跨越专业、文化与责任边界的城市共创实践。首场活动联合锦江国际集团旗下锦江城市服务公司,组织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等学院的在校生共同参与,鼓励青年以新鲜视角记录城市、解读空间。该批在校生均来自于同济大学"擎济工程"培养计划,该计划面向国家专项学生、少数民族预科生及助学服务对象,旨在通过多元服务与系统支持,帮助学生提升通识素养、专业能力与社会责任意识,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社会担当的未来人才。通过这次城市步行、共创分享的过程,锦江丽笙酒店不仅为青年群体提供了一个走进社区、对话城市的实践舞台,也以实际行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将酒店从住宿空间拓展为链接城市与社会的文化平台。
专业赋能,共建可阅读的文化深度
锦江城市服务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上海高等教育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萌先生,以深耕城市建设领域的专业积淀为经,以身为同济大学校友的专业背景为纬,受邀担任本次首发活动的特约讲解嘉宾。从建筑设计的专业视角,深入解析“上海锦江饭店—长乐路—海格公寓”这一路线所承载的历史层次与建筑语言。王萌先生的参与不仅提升了活动的专业深度,也为"建筑可阅读"赋予了更具广度与厚度的文化内涵。
此外,该路线将同步上线锦江旅行微信小程序,面向公众开放预约,活动价格为199元/人,四人起成团。锦江丽笙酒店希望借助"建筑可阅读"这一形式,邀请更多宾客深度体验城市,感受建筑背后的历史语言与酒店品牌的文化延展。未来,锦江丽笙酒店亦将不断拓展酒店之外的文化探索,打造更多"看得见、听得懂、乐于讲"的沉浸式活动,让宾客的每一次体验,都能成为深入了解城市文化的开始。